一个软件测试人员的质量认知
- 2018-03-13 17:20:00
- 小熊 原创
- 5238
在十年软件测试的职业生涯中,小熊一直致力于把测试工作做到尽善尽美,尽量去关注每一个细节,不断提升软件测试的技术能力,全方位的定位和搜索BUG,并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捕捉可以改善质量的节点,自得其乐。
但在12月学习PMP项目管理时,质量管理章节有提到几位质量大师关于质量管理的理念,感觉真是醍醐灌顶,豁然开朗。原来小熊的这些经验积累是可以有各种理论支撑的,何不多读读质量的书,通过“拿来主义”,根据实际需要来应用。下面来分享一下小熊获得的几点质量知识吧。
谁对质量负责
通常情况下,一旦质量出了问题,大家都习惯认为是执行者工作不到位,然而在学习PMP时,书上说:
管理者需要对质量负85%的责任,而真正的执行者只付15%的责任。
管理者要对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负责,要在质量管理中提供表率作用,为质量活动提供资源,提供指导必要的方式方法和指导方针。
全员质量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
质量不是靠某一个人来完成的,质量需要全员参与,是的,全员参与!
当整个项目团队自上而下的质量意识都得到提升时,并把这种意识带入到项目工作中后,那么项目本身的质量肯定会被更好的设计,开发,测试。
质量就是符合使用,而不是越细越好
正如质量大师克劳士比所说“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,而不是好。”
我们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给项目镀金, 只要满足当前的使用场景要求,质量就是保证符合要求,并不要求精益求精,更无需锦上添花。
质量应该是以预防为主
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前期设计阶段引入的,由于设计不充分,不合理,导致后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。
但是一般项目组经常会忽视前期设计阶段的重要性,每每在生产出现问题,第一反应就是“为什么当时没有测试出来?”
试想,如果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,在出现问题时,反思到更前面一个步骤:“这个问题为什么设计的时候没有想到呢?”,这样在做问题定位和分析的时候,能够把目光看得更长远,更容易抓住根源。
假如大家都带着这种思维去工作的话,想必项目的质量改进,一定会不断提升。
一次性把事情做好
越到项目后期,面临的风险,以及修复bug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,都会越高,影响也会越来越大。
而如果能在项目前期的需求分析、设计、开发和测试工作的工作中都全力以赴的做到“0缺陷”,到后期所面临的风险和成本问题则会越低。
这个目标听起来很难,但是如果按着这个标准来不断努力,持续过程改进,一定可以成功。
要做到“最好”,那一定要先想到“最好”,而不能想“差不多就好”——这是小熊所领悟到的。
遵守质量过程的意义
小熊所在公司有质量过程,但鉴于项目不同,项目经理不同,测试人员不同,所以执行的效果也各有不同。
小熊本着对工作的认真负责,以及对测试工作的热忱,在原有测试流程的基础上,将个人所积累、总结的测试经验,逐步应用到测试过程中,并始终遵守质量过程,保质保量的工作。
一段时间后,发现相较于其它项目,小熊所在项目从测试文档的输出,测试全面性、测试产品质量等方面明显存在着优势。正所谓好的流程会产生好的结果!
做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软件测试人员,很惭愧的发现对质量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,小熊打算最近多多补习些质量方面知识,弥补不足,希望小熊能成为一名全方位的“质量砖家”!
相信有些小伙伴对质量有更深刻的认识,期待与你一起探讨~~
本站文章以及相关内容除注明 转贴外,均为本站 原创或 翻译。
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在评论区留言或是邮件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【admin@luckyframe.cn】
本站原创或是翻译的文章欢迎任何形式转载,但请务必 注明出处以及链接,尊重他人劳动成果,拒绝剽窃从你做起。